責任編輯:牛樂耕
徐 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秉h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鄙綎|省榮成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聚力海洋經濟,立足于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縱深推進海洋強市建設,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產業融合上做文章。產業融合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重要表現。榮成市三面環海,海岸線近500公里,近海養殖、遠洋捕撈、食品加工、臨港經濟等產業基礎比較完備。近年來,我們聚焦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動一產提質增效、二產規模擴張和三產融合賦能,立足地域優勢打造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同時加快海洋食品加工向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拓展,并發揮旅游帶動作用,拉長旅游產業鏈和消費鏈,培育海洋經濟發展新動力。實踐證明,促進海洋養殖與水產加工流通、旅游觀光等相結合,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能夠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提升海洋經濟綜合競爭力。
在產業生態上下功夫。良好的產業生態是集聚產業、助推發展的優質沃土。我們堅持協同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生態鏈,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并融合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創建、國家農高區創建等5個涉海重大事項,著力建強產業高質量發展載體。同時,強化科技支撐,支持企業搭建研發平臺、深化協同創新,針對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需求,面向高校院所開展“揭榜掛帥”活動;強化生態支撐,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持續開展海灣“凈灘行動”、入海河流“清劣行動”等,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提升產業鏈的完整性、產業集群的協同性、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才能跑出發展的加速度,提升增長的含金量,在長期競爭中贏得主動。
在營商環境上求提升。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最好的“梧桐樹”,是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面向本土企業、外地客商、在外能人等,我們提出“城市合伙人”理念,實施“榮歸故里”計劃,制定關心關愛企業家20條、榮聚英才21條及海洋經濟突破發展實施意見等一攬子惠企引才政策,搭建一體化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深入開展“下午茶”暢聊、“金點子”獻策等活動,圍繞海洋一二三產融合提升、藍碳經濟、海洋碳匯等主題,與企業家和人才面對面交流、常態化聯系;高標準策劃舉辦船舶及海工裝備等產業推介會,以良好的產業基礎、服務效能、發展前景吸引更多投資者。圍繞經營主體需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才能集聚高端創新要素資源,匯聚更多高水平人才,共創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海洋是一個寶庫,蘊藏著巨大的發展能量。我們將全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良好的海洋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的目標,不斷挖掘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提高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奮力建設“深藍、零碳、精致、幸!爆F代化新榮成,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ㄗ髡邽樯綎|省威海市副市長、榮成市委書記)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不斷詮釋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了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詳細]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敞開大門,誰來同我們合作都歡迎”“展望未來,隨著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中國必將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經濟大船將乘風破浪持續前行”。當前,我國經濟恢復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地位,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光明。因勢利導、乘勢而上,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詳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彰顯了“兩[詳細]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于世界!北景娼衿鹜瞥鱿盗性u論,與廣大讀者一道,回顧過去10年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汲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智慧與力量。[詳細]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一切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創新和文明進步為先導和基礎。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我們要懷平常心,以道不變、志不改的定力,以一件接著一件辦、一茬接著一茬干的恒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奮力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詳細]
在深入對話交流中,兩個分論壇活動圓滿落幕,大家暢所欲言、意猶未盡。展望共建“一帶一路”下一個金色十年,與會人士認為,記錄歷史、報道事實、溝通民心,共同講好絲路故事,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注入正能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媒體責無旁貸。[詳細]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既是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實現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也是深化區域合作、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中國主張,體現了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詳細]
作為一條文明之路,絲綢之路的價值不僅在于商貿本身,而且在于開創了“化干戈為玉帛”、以經貿交往推動人們和平相處的道路。人們在絲綢之路上的交往交流,積累了人與路的深厚情感、人對路的強烈認同以及同行者的歸屬感,拉緊了情感紐帶。絲綢之路的開辟和發展,承載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