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金伯中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親切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我們要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使其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發揮更大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中國之治”新優勢。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20世紀60年代,浙江楓橋干部群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創造了“楓橋經驗”。幾十年來,從“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楓橋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成為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名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新時代‘楓橋經驗’”寫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鄉賢參事會”、“圓桌問計”、“僑鄉楓橋”解紛工作法……各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實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好形式、好方法。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楓橋經驗”展現出持久生命力和旺盛活力。
對于“楓橋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里面有我們黨處理問題、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眾路線”。只有走到群眾中間,與群眾“坐一條板凳”,才能真正了解群眾的訴求。只有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才能精準掌握基層矛盾糾紛隱患苗頭,找到化解矛盾糾紛的突破口。近年來,從領導干部定期下訪機制、“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到各地涌現的如“義警”“小巷管家”“紅袖標”等治安志愿者組織,這些都是我們在社會治理領域走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人民群眾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源頭活水。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把體現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基層社會治理方方面面。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創新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機制,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基層是我國社會治理體系的基礎。現代社會是高風險社會,風險的跨界性增強、傳導性加快,容易形成風險綜合體,必須提高風險防范化解的前瞻性、系統性。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我們防范化解矛盾風險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樹立關口前移的理念,完善社會風險預警監測體系,筑牢基層社會治理的第一道防線。同時,堅持綜合施策,注重以聯調聯動促矛盾化解,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形成解決矛盾問題的強大合力。
在現代化建設中,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至關重要。我國能夠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黨正確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新征程上,要運用好我們黨的寶貴經驗和智慧,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保證,堅守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根本立場,更加彰顯法治思維、更加突出科技支撐、更加注重社會參與,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形成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確保人民安居樂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
我們要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使其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發揮更大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中國之治”新優勢。[詳細]
堅持把群眾路線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深入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盼,不斷增強服務職工本領,真心實意為職工說話辦事,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精準、貼心的服務。[詳細]
越是問題復雜、任務重大,越要以穩謀進、以進固穩。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推進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我們信心十足,步履堅定。[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系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系優勢。[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開辟文化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夯實文化法學的話語體系根基,結合文化法治建設實踐進行話語構建,努力把我們的思想理論優勢真正轉化為法學話語體系優勢。[詳細]
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下與長遠,繼續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體系在規模、結構、區域布局上更加合理,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將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必將釋放更強勁的動能。[詳細]
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著力提升產業體系韌性,夯實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詳細]
瞄準市場需求,葆有前瞻眼光,協調好企業、產業鏈、產業群的關系,實現政策協同發力,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制造業轉型升級必將活力無限、潛力無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