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宋芳秀
加強政策扶持、提升治理能力,讓金融服務以可負擔的成本抵達更多“長尾客戶”,正是普惠金融的鮮明特色和重要作用
更好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穩妥探索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
“遞交材料3天拿到200萬元貸款,不僅速度快,利息也低。”今年,海南省借助大數據、5G等技術手段,推動首筆活牛抵押貸款落地,為解決養殖戶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過去,由于天災疫病等因素可能造成畜禽死亡,銀行普遍不接受生物活體抵押。信用貸款額度受限,農戶和合作社很難獲得發展所需資金。海南省推出一款名為“慧畜貸”的普惠金融產品,解決了養殖戶缺少抵押物的難題。相關機構給每一頭牛安裝耳標,由內置芯片記錄上傳牛的軌跡定位、生命體征等數據,既可以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也在養殖戶和銀行間構建了一個信用平臺。
目前,這一模式已在海南全省鋪開,從事活畜育種、養殖的小微企業、農業合作社等涉農經營主體都將從中受益。加強政策扶持、提升治理能力,讓金融服務以可負擔的成本抵達更多“長尾客戶”,正是普惠金融的鮮明特色和重要作用。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也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全國鄉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格局逐步確立。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明顯提高,但普惠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持續發力、補齊短板,加快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以服務群眾為己任,小微企業、涉農主體、個體工商戶、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群體是重點服務對象。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要不斷創新思維,積極運用新的技術手段,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比如,浙江省云和縣把“云和雪梨”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權用于質押融資,獲得更多資金以深挖雪梨文化,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小小雪梨,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金果,年產值達1.96億元。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可以直擊小微企業、就業創業等方面的難點堵點,有效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和成本,這也是值得大力探索的方向。不過,在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產品的適老性、安全性及無障礙使用,避免形成新的“數字鴻溝”。
普惠金融強調金融服務的包容性,但其服務群體量大面廣,“撒胡椒面”解決不了問題,也不可持續。推動金融機構擔當惠民利民的責任和使命,也必須遵循金融規律。一方面,要堅持市場化原則,不斷優化信用機制建設、貸后風險管理以及數據共享、風險共擔等,完善專業化經營機制,促進形成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要堅持法治化原則,加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普惠金融戰略導向和監管職責,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領域新業態、新產品的監管體系和規則,既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又切實保護好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普惠金融既是一項經濟活動,也蘊含了一種價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穩妥探索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就能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蓋廣度、服務力度,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高質量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國積極承擔生態保護責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將為構建更加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重要力量,為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詳細]
在可預期的未來,我國將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綠色市場,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一新賽道上,勇于創新、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提升綠色金融發展質量,就能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滋養綠水青山,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詳細]
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網絡空間秩序直接關系到網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和諧安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空間治理,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有助于形成匡扶正義、弘揚正氣的輿論格局,建立包容[詳細]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環節,在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協調國內與國際資源、中央與地方關系、政府與市場力量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來,應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提升金融高質量服務能力,提[詳細]
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把不同地區的利益關系用制度理順,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就能極大提升不同地區堅守自身戰略定位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中國發展大棋局中車馬炮各展其長,共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詳細]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就是走綠色發展之路,構建生態、生產、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緊密的有機聯系。這不僅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有利于打通“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路徑。聯彈“生態協奏曲”,加強一體化生態治理,就能創造更多發展紅利。[詳細]
我們要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使其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發揮更大效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中國之治”新優勢。[詳細]
堅持把群眾路線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深入調查研究,及時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盼,不斷增強服務職工本領,真心實意為職工說話辦事,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精準、貼心的服務。[詳細]
越是問題復雜、任務重大,越要以穩謀進、以進固穩。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推進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我們信心十足,步履堅定。[詳細]
我們要以回答文化法治建設中的實踐問題為文化法學建設的根本任務,從實踐問題中找到理論創新的突破點、學術發展的生長點,不斷拓展文化法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