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艷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需要代代傳承,也需要不斷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當前,我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在以數字化促進文化發展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抓住數字化機遇,不斷深化拓展數字賦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有力支撐。
抓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化工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分門別類地進行數據化整理,加強文化數據的供給與集成,努力建成分布合理、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大數據體系,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傳播。利用數字化手段提高古籍整理研究水平,發揮各創新主體積極性,做好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普查征集、典藏展示宣傳、研究交流等工作。創新文化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提升文化數據資源處理能力,培育壯大文化數據服務產業。處理好文化數據要素市場化與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的關系,為推動文化產業研發、生產、流通、服務、消費全價值鏈協同做好基礎工作。
堅持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并重。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能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提供強大動力。可聚焦文化創新,堅持應用牽引,推動數字文化產品生產模式與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內容生產與傳播手段現代化。完善高質量文化產品內容產出機制,發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云游戲等新業態,大幅提升數字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供給質量。持續強化大眾創作的主體意識、內容創作的時代意識、產業發展的未來意識,拓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創新數字文化產品傳播模式,推廣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不斷開創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新局面。比如,山東推出的“好客山東云游齊魯”智慧文旅平臺,數字化呈現泰山日出、黃河入海等景觀,為游客提供了新應用、新場景、新體驗。
促進科技、藝術、產業等融合創新。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深刻影響全球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要積極引導鼓勵文化企業運用數字技術,促進科技、藝術、產業等融合創新。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頂層設計,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加大具有中華文明標識功能的文化要素的數字化傳播力度,更好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增強社會凝聚力、提升文明程度、堅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作用。強化數字文化產業技術創新,積極推進相關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進程。一方面,創新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方式,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文化產業需求開展產學研合作。另一方面,加大科技產業界與文學藝術界、社會科學界的聯系,推廣特色應用技術與場景,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中形成特色與優勢。
(作者為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當前,我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在以數字化促進文化發展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抓住數字化機遇,不斷深化拓展數字賦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有力支撐。[詳細]
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強大合力,蹄疾步穩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詳細]
在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我們定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更加秀麗的大美中國。[詳細]
普惠金融既是一項經濟活動,也蘊含了一種價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穩妥探索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就能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蓋廣度、服務力度,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詳細]
高質量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國積極承擔生態保護責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將為構建更加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重要力量,為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詳細]
在可預期的未來,我國將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綠色市場,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一新賽道上,勇于創新、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提升綠色金融發展質量,就能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滋養綠水青山,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詳細]
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網絡空間秩序直接關系到網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和諧安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空間治理,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有助于形成匡扶正義、弘揚正氣的輿論格局,建立包容[詳細]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環節,在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協調國內與國際資源、中央與地方關系、政府與市場力量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來,應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提升金融高質量服務能力,提[詳細]
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把不同地區的利益關系用制度理順,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就能極大提升不同地區堅守自身戰略定位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中國發展大棋局中車馬炮各展其長,共同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詳細]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就是走綠色發展之路,構建生態、生產、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緊密的有機聯系。這不僅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有利于打通“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路徑。聯彈“生態協奏曲”,加強一體化生態治理,就能創造更多發展紅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