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楊國強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才能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山東省東營市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來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強化創新驅動、數字賦能,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構建更有特色、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向“綠”而行,加快創建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全力支持服務勝利油田勘探開發和清潔低碳生產。如今,勝利油田新東營原油庫獲“碳中和”認證,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項目正式投產。我們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光伏、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去年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項目發出山東平價海上風電第一度“綠電”,創造了當年規劃、當年核準、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海上風電建設高效率。我們規劃建設6平方公里的全產業鏈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吸引一批優質企業入駐。能源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做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這篇大文章。
堅持向“新”發力,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在高質量發展這場大考中,新舊動能轉換是必答題。我們著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行“鏈長制”,加快石化、橡膠輪胎、石油裝備等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扎實推進一批重大石化項目,加快打造萬億級高端石化產業集群。同時,聚力壯大新興產業,打造新引擎,形成新的增長點,按照園區化、鏈條化、集群化方向,加快打造鋰電基礎材料、儲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網聯等4個百億級產業鏈,全市新材料產業近3年營收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4%。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才能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堅持向“智”轉型,加快培育“數實融合”發展新動能。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升級,是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將2023年作為數字經濟攻堅突破年,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協同發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去年以來,新增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試點示范96個。我們規劃建設悅來湖數字經濟產業園等數字經濟園區,新落戶數字經濟項目138個,總投資達481億元,推動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連續兩年保持翻倍增長。我們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變革,實施重點產業集群高能級平臺、院士級領軍人才團隊全覆蓋計劃,統籌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創新推出“人才金政40條”,不斷夯實創新發展人才保障。面向未來,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面向未來,我們將錨定目標,攻堅克難,不斷擴大優勢、補齊短板,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發展“含金量”與“含綠量”的同步提升,努力在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爭一流、走在前。
(作者為山東省東營市委書記)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具有深厚的哲學底蘊與理論根基。深入研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根基,有助于我們準確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與精髓要義,從而更加自覺地走人與自然和諧[詳細]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面向未來,我們將錨定目標,攻堅克難,不斷擴大優勢、補齊短板,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發展“含金量”與“含綠量”的同步提升,努力在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詳細]
當前,我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在以數字化促進文化發展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抓住數字化機遇,不斷深化拓展數字賦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有力支撐。[詳細]
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強大合力,蹄疾步穩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詳細]
在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我們定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更加秀麗的大美中國。[詳細]
普惠金融既是一項經濟活動,也蘊含了一種價值理念。新征程上,更好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穩妥探索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就能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蓋廣度、服務力度,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詳細]
高質量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中國積極承擔生態保護責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將為構建更加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重要力量,為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詳細]
在可預期的未來,我國將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綠色市場,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一新賽道上,勇于創新、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提升綠色金融發展質量,就能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滋養綠水青山,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詳細]
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網絡空間秩序直接關系到網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關系到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和諧安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空間治理,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有助于形成匡扶正義、弘揚正氣的輿論格局,建立包容[詳細]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環節,在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協調國內與國際資源、中央與地方關系、政府與市場力量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來,應持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提升金融高質量服務能力,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