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唐曉彬
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調查研究,提高科學性和實效性”。借助信息技術推進深度調研,有利于全面挖掘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
調查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讓信息和數據說話。今天,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紛紛涌現,特別是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取得進展,拓展了信息技術在國家治理中的應用場景。在此背景下,將信息技術與調查研究深度融合,不僅能夠提高調查研究的效率,確保數據采集的科學性、準確性、代表性,還能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為有關部門和地方作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提升調研質量,需要有效篩選數據、善于運用數據。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規模正快速增長,不僅包括各類平臺數據、傳感器數據,還包括了大規模文本、圖像、影視資料等數字化檔案,形成了龐大的“數字足跡”。對數據進行科學、精準、專業的分析處理,才能更好為調研服務。例如,為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公交線網,海南省海口市委托第三方進行客運調查,收集刷卡支付、客流點位等6000多萬條數據進行分析,給市民出行線路“畫像”,掌握真實出行需求。海量數據是寶貴的財富。用好這筆財富,下一番繡花功夫,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資源、聚合力量。
數據分析不能代替實地調研,兩者結合,才能讓調研更扎實、更全面。借助信息技術開展調研已成為一種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有關工作可以脫離傳統的實地調研方式。調研不僅是為了得到數據,還必須對被調研對象和內容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和理解。數字能夠體現規律、趨勢等,卻無法反映個體的真情實感。由于樣本選取、調查分析方法的不同,數據本身還可能存在誤差。采取數據分析和實地調研“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既通過數據掌握大量信息,又捕捉數據之外更真實、更全面的情況,調研的質量也就有了保障。用好這兩種方式,將有效推動調查研究提質增效。
以信息化技術助力調查研究,還需用好各類數據平臺,加快數字政府建設。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以建立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為抓手,積極推進公共數據開放,逐步完善公共數據開發利用體系。有統計顯示,截至今年8月,我國已有226個省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線數據開放平臺,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數量持續增長。高效開展調查研究,應當善用這些數據平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各類數據的開放、共享,必將為調查研究提供更豐富的信息數據來源。
新時代新征程,推動信息技術與調查研究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數據資源的價值,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有利于更加準確把握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
以硬件聯通實現配套銜接,以制度創新推動機制協同,滬蘇浙皖四地必能牢牢抱緊為區域發展共同體,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樹標桿、作示范。[詳細]
新征程上,把社區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我們就一定能不斷打開基層治理新局面,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詳細]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對于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展望未來,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繼續推進數字技術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市域社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迭代更新,必能凝聚合力、攻堅克難,不斷書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詳細]
守正道而開新局,致廣大而盡精微。新時代新征程,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加強協同配合,以科技創新增強經濟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內生動力,形成全國上下競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中國經濟前景光明![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陜北粗獷豪邁、關中深沉敦厚、陜南鐘靈毓秀,三秦大地孕育出風格迥異的民間藝術。如何讓融進人[詳細]
在強化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上作表率,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嚴防“燈下黑”“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始終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鍛造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規范監督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詳細]
“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面向未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新疆一定能在“東聯西出”“西引東來”中躍上更高臺階、實現更大發展。[詳細]
數字貿易打破了傳統貿易的時空限制,對全球貿易的模式、結構、規則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引領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詳細]
堅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辦學規模與辦學效益、學科專業結構與層次類型、辦學質量與服務水平等關系,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詳細]
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提供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本期大家談聚焦穩健的貨幣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凝聚共識和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