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尹雙紅
農業再獲豐收、農民穩步增收、農村和美宜居,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們就能讓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更廣、成色更足,為鞏固和增強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釋放出強大動能和潛能
“2023年我收獲了26萬斤稻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嘎什根鄉一家家庭農場負責人,掰著手指算起豐收賬。篩選耐鹽堿水稻品種、施用有機肥料、用上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等新技術……得益于鹽堿地治理和綜合利用,昔日的“不毛之地”轉變為“魚米之鄉”。良種落地,良法種田,農機馳騁,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農業生產不斷提質增效,農業日益成為有奔頭的大產業,為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增信心、添底氣。
農業是近兩億人就業的產業,農村是近5億農民常住的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的九項重點任務,“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是其中重要一項。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們就能進一步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為2024年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三農”涉及行業多、領域廣、群體大,在擴大國內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可騰挪的空間、可挖掘的潛力非常廣闊,對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戰略支撐作用非常突出。2023年,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重要農產品供給充裕、價格穩定,真正做到了“任憑風浪起,我有壓艙石”。農業再獲豐收、農民穩步增收、農村和美宜居,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確保糧食面積、產量不掉下來,供給、市場不出問題,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對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復雜嚴峻,我國糧食生產既面臨氣候變化、國際沖突等外部風險,也存在生態壓力大等內部挑戰。滿足國內持續增長的糧食需求,還需著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科技與改革雙輪驅動,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在保證種植面積的同時提升單位產量,我們才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鄉村既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場,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1—11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9%,彰顯出我國廣闊的鄉村地區在擴大內需、暢通循環方面的重要作用。從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到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擦亮“生態牌”這張金名片,從優化消費環境、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到持續改善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條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們就能讓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更廣、成色更足,為鞏固和增強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釋放出強大動能和潛能。
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緊緊扣住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中心任務,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讓廣大農民群眾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廣大鄉村就會實現全面提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三農”畫卷將更加壯美。
新征程上,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讓發展的步伐走得更堅實、更有力量、更見神采、更顯底氣。[詳細]
堅定信心、開拓奮進,見微知著、未雨綢繆,隨時準備應對更加復雜困難的局面,全力以赴完成好2024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我們一定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實現兩個新格局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詳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以負責任大國姿態積極擔當作為。不斷推進的中國式現代化將為世界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提供更多新動力。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意義重大,攜手中國必將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詳細]
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展望未來,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協同推進擴大內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我們就一定能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詳細]
乘勢而上,增強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們就一定能夯實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讓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豐沛。[詳細]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催人奮進的偉大時代,我們進行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方能成就新的精彩、譜寫壯美華章。讓我們迎著新年的曙光,保持“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干勁,以團結凝聚力量,以奮[詳細]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僅將為經濟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還能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詳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新征程上,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奮斗目標,揚起14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堅定信心、奮勇前行,就一定能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需要從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中汲取充足的養分和力量。我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自覺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使人民的創造熱情得到激發、創造意愿得到尊重、創造實踐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我們要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