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李浩燃
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進一步彰顯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
“鐘樓街改造后,我們原址回遷,延續了前店后廠、量身定制的模式,也推出一些中式服裝新品,吸引了不少回頭客?!弊哌M山西太原市鐘樓步行街百年老字號“華泰厚”,只見顧客正在精心挑選旗袍樣式,店長馮月對未來的經營很有信心。
“當年第一批住上樓房,已經很幸福了;如今趕上老舊小區改造,又幸福了一回!”今年65歲的婁女士家住老軍營小區,自上世紀80年代小區建成入住以來,一直沒搬過家。提起小區環境變化,她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春節期間,筆者行走在太原市中心城區迎澤區的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發展脈動。對于歷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區而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怎樣賡續歷史文脈,做好保護利用的文章?如何讓城市更有溫度,使老百姓得實惠、享便利?隨著走訪深入,答案逐漸清晰。
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凸顯城市特色和韻味。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迎澤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古跡眾多。“一條鐘樓街,半部府城史”,鐘樓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是山西省標志性的歷史商業街區。2020年啟動的鐘樓街片區提質改造工程,在充分尊重保持街巷肌理和建筑風貌基礎上,著力打造“太原老城區會客廳”。2021年9月19日,修復改建后的鐘樓街開街,市民朱女士對當天的情景記憶猶新:“熱鬧極了,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都去了。”正是得益于深挖文化內涵,一條千年老街煥新重生,成為網紅打卡地、城市新名片。
用好創新方法論,創造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增量。徜徉在鐘樓街,中西合璧、明凈沉穩的建筑風格協調統一,美陳裝置、綠化景觀精致多樣,傳統風格與時尚元素并行不悖。10余家老字號企業涵蓋餐飲、零售、服裝、醫藥等多種業態,首店品牌集聚引領消費潮流,各類文創潮玩店提升趣味性,非遺體驗、中草藥集章打卡、燈光秀等創意主題活動引人駐足……鐘樓街開街至今,累計接待市民游客2900萬人次,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街區集聚了人氣、煙火氣,帶動周邊傳統商圈向業態多元化、品質化發展,繁榮了區域商業及夜經濟。迎澤區委書記李慧感慨:“善用創新思維、創新方法,促進傳統文化和現代消費相融合,就能夠激活老街區的生命力?!?/p>
聚焦“急難愁盼”,精準發力、解民生難題。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以老舊小區改造為例,迎澤區強化系統思維,不僅做好當下硬件的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也著眼長遠,完善社區功能,抓好后期長效管理。在迎澤區圖書館老軍營街道分館,讀者只需在觸摸屏上按提示操作,用手機掃碼,即可輕松完成圖書借還,在家門口享受城市公共文化資源。從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到更新燃氣、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從建設口袋公園,到推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在太原,一個個惠民項目、一幕幕生動場景,刻寫城市更新行動的堅實足印,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新”的城市,更美的生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進一步彰顯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一座座城將更具魅力、更有活力。
“更新”的城市,更美的生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進一步彰顯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一座座城將更具魅力、更有活力。[詳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人民在邁向網絡強國的道路上闊步前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激蕩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詳細]
金融業與貨幣打交道,天然面臨著較高的道德風險、操作風險,必須始終堅持依法經營、合規操作,不能胡作非為、突破底線。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讓金融從業者真正秉承合規理念、強化合規意識、堅守合規經營底線。[詳細]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代表委員們表示,堅定信心、久久為功,教育高質量發展必將更加扎實穩健,教育強國建設步伐必將更加鏗鏘有力。[詳細]
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改革,是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面向未來,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平臺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規則的重塑,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合作,我們就一定能推動[詳細]
創新是推動金融業前行的動力,但創新必須以守正為前提,不能搞偽創新、亂創新,要緊緊圍繞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便利人民群眾推動創新。[詳細]
面向未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經濟和金融一盤棋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詳細]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才能在包容“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尊重“差異”中謀求“大同”。[詳細]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詳細]
穩健審慎,既汲取千年文脈精髓,又彰顯現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既是金融業內普遍認同的“鐵律”,也是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