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周人杰
破除痛點、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是降低物流成本、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方法
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改革“雙輪驅動”,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我們就能在調結構、促改革中有效降低物流行業的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在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供銷合作聯社與郵政公司簽訂“供郵合作”協議,盤活閑置農資倉庫,打造物流中轉站,將為農產品種植大戶節省約40%郵寄費用。在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海吉星市場借助網絡貨運平臺,讓人、車、貨、路實現優化配置,線路更精準、物流更高效,變“人找單”為“單找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經濟“筋絡”與循環會更暢通。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動”。當前,我國物流運行效率持續改善,單位物流成本穩中有降。202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4%,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但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物流成本相對偏高,仍有下降空間。看準了就抓緊干。要綜合施策、持續發力,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經濟運行是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連續循環過程。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集成了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抓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破除痛點、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是降低物流成本、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方法。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發展成效顯著,服務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快遞“當日達”“次日達”方便了千家萬戶,越織越密的物流網絡讓實體經濟迸發出蓬勃生機。接下來,破除痛點要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打通堵點要優化主干線大通道,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解決難點要統籌規劃物流樞紐,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大力發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改革“雙輪驅動”,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我們就能在調結構、促改革中有效降低物流行業的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
果農新鮮采摘的臍橙,通過纜車一樣的“穿梭機器人”發往鎮上電商服務中心,一小時后就能從縣城快遞物流分揀中心寄出,最快第二天即可送達粵港澳大灣區。這個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陽佳村的全國首條農村商用智運快線,采用鋰電池驅動,每50公里只耗一度電。這是近年來持續支持農產品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大幅降低物流“最先一公里”損耗的一個生動案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然明顯,物流市場潛力較大。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打通物流“筋絡”、為經濟運行“舒筋活絡”,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一定能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注入更多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其他各方面條件都具備,誰不愿意到綠水青山的地方來投資、來發展、來工作、來生活、來旅游?”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撐點,廣袤鄉村必將不斷鋪展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嶄新畫卷[詳細]
金融高質量發展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面向未來,錨定目標、開拓進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我們一定能不斷開創新時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詳細]
拿出務實舉措,加大培育力度,讓專利密集型產業的專利更“密”,才能促進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加速形成。[詳細]
推進協同發展,必須保護傳承好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銳意創新,以新業態激活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詳細]
“廣”側重于調結構、優布局,“深”突出的是提質量、增效益。深化合作的目的是攜手發展、實現共贏。[詳細]
加快制定全國統一的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制機制,可以更好地發揮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推動數據資產化,實現數據的再創造和價值提升。[詳細]
面對發展新機遇,立起來,就能掌握主動;破得好,才能拓展空間。先立后破,順應趨勢,統籌兼顧,科學施策,就一定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綻放新光彩。[詳細]
創新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開放為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只有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才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詳細]
青年人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學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必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堅實的奮斗足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