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王 玨
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
最美四月天,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外,春意盎然;文華殿內,“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觀者云集。穿越300年時光,約200件精致文物將歷史折疊的信息依次打開,訴說著中法交往的綿延悠長,還原出中法兩國交流互鑒的波瀾壯闊畫卷,為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有益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作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項目,此次展覽以中法兩國外交、文化和藝術交流為主題,通過故宮博物院、凡爾賽宮以及其他收藏機構的約200件文物精品,展現百年間雙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賞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鑒、相互學習的文化交流史。無論從本次展覽內容看,還是從舉辦展覽的初衷看,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都得到有力印證。
透過一件“明星”文物,可以觸摸中法文化藝術相互影響的蹤跡。此次展覽展出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只來自法國的銅鍍金殼懷表,表盤中心是法式金色百合花圖案,機芯內擺輪保護罩鏤雕著中國龍。區別于西方長翅膀的龍,這條五爪金龍,傳遞著法國對中國的美好祝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件文物將兩大文明相互欣賞、相互尊重詮釋得淋漓盡致。
透過一項卓越技藝,可以把握中法文明交流交融帶來的社會意義。展覽上的一件透明琺瑯器,用金片、銀片鑲嵌花朵,在燈光下煥發寶石般的光彩。這項透明琺瑯技藝的誕生,是文化交流交融的成果。法國工匠在制作清宮定制的畫琺瑯器物時,因對樣稿產生誤解而采用了浮雕內填透明琺瑯工藝,引起清宮關注,從而開啟了廣東透明琺瑯的百年發展史。從演示天體運動情景的銀鍍金渾天儀,到法國人編撰的《中華帝國全志》;從清宮仿制的西方科學儀器,到法國改造仿制的中國瓷器,科學技術、工藝技法、歷史地理等方面的互學互鑒,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本次展覽的諸多文物,顯示出紫禁城和凡爾賽宮交流的密切頻繁。在清代宮廷收藏中,法國的物品種類豐富;在凡爾賽宮,“中國風”備受青睞。當時中法的交往,是在兩國宮廷和政府高層的高度關注、直接參與下進行的。與此形成映照的是,1964年,中法兩國領導人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架起中法友誼的橋梁,打開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門。60年后的今天,中法合作交流更加廣泛而深入。這更加深刻地表明:“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此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郭福祥說,希望通過展覽,引發觀眾對世界不同區域、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對等性、互動性、包容性、多元性的思考。以文明交流交融破除“文明沖突論”,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必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成都廠將牢牢抓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塑造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優勢,走好符合企業實際的現代化建設之路,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扎實貢獻。[詳細]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引領風氣之先的工作,創新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不竭動力,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求變,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以理論創新指導實踐創新,不斷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開創新局面。[詳細]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著眼未來,把握發展規律、把握工作節奏、把握政策尺度,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推進科技創新,就能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堅實物質技術基礎。[詳細]
強化人民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是國家安全工作的固本之策和長久之計。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加大對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等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增強全民國家安全責任,就能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社會共識,匯聚[詳細]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能源保障基礎不斷夯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能源發展仍面臨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詳細]
既要做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詳細]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打通堵點、填補空白,加強制度創新與模式創新,夯實相關政策和法律基礎,才能邁向對外開放新境界[詳細]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推動供需協同發力,中國經濟“穩”的基礎將不斷夯實,“進”[詳細]
心中裝著百姓,我們之所以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正在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的甜頭,也在于“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甜頭。[詳細]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無論任何領域的人才,都正迎來奮斗逐夢的最好時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