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張國祚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新征程上如何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是每一名黨員都要回答好的重大課題。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也要求我們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注重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和思想精華中獲得啟發。
說起注重修身養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許多人會想到中國歷史上的陽明心學。陽明心學講究精神與物質合一、思維與存在合一、主體與客體合一,尤其重視“心悟”,體現了中國古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陽明心學有一個觀點很寶貴,就是強調知行合一,認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互為表里,不可分開。知之必然行之,不行不能算真知,反對知行脫節或知而不行。這里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既強調道德的自覺性,要求人在道德修養上下功夫,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通過在事上的磨煉實現知與行的合一。這當中蘊含著對理論與實踐辯證關系的認識,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契合性,對于今天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具有借鑒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常說要修煉共產黨人的‘心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尤其要注重知行合一,并且要深刻認識到“知”的內容、“行”的方式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都有新的內涵和要求。共產黨人所“知”,超越個人的道德意識,是要形成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不堅定,甚至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黨性就會動搖甚至喪失。共產黨人所“行”,超越個人的道德踐履,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實際行動,要求黨員在風浪面前敢于迎難而上,使理想信念、黨性覺悟在斗爭實踐中經受考驗、不斷提升。
“欲事立,須是心立。”堅定理想信念,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更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刀在石上礪,人在事上磨。不在具體的事上反復錘煉摔打,只在腦袋里搞思想修煉、境界提升,終究是靠不住的。日子一久、處境一變,不免“年與時馳,意與日去”,出現松勁懈怠,甚至半途而廢、背離初衷。一些黨員干部曾經理想信念堅定,但后來隨著環境的變化、地位的升遷,在“小事”“小節”上逐漸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知行脫節、知而不行,最終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滑向腐敗深淵,教訓極為深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不在知行合一上下苦功夫、硬功夫、久功夫,不堅持時刻在實踐里悟真知、修其心、治其身,不論過去是怎樣的“鋼筋鐵骨”,也不能確保今后黨性修養的始終如一。
黨性修養不會隨著黨齡增長而自然提高。每一名黨員干部都須加強常修常煉共產黨人“心學”的自覺性和行動力,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在擔當作為中不斷感悟理想信念的感召力,信一輩子、守一輩子、行一輩子,始終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建設好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落實到位。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強調,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持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詳細]
在共性中尋找個性,推動新質生產力精準布局;從個性中總結共性,助力新型生產關系加快形成……在把握共性與個性中做好“加減法”,就能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蓬勃涌動。[詳細]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著眼未來,以強大的金融有力支撐科技和產業創新,用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滿足處于不同生命周期企業的需求,支持實現從研發到量產質的飛躍,必能以科技金融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詳細]
新質生產力成勢處,高質量發展動力足,高水平安全更牢固。“穩”和“進”的辯證法,統一于謀定后動、奮發進取的行動中。[詳細]
科技工作者要樹立敢為天下先的雄心壯志,敢于探索科學“無人區”,勇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推出更多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推進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著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詳細]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利于增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現代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詳細]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紀律不嚴,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之際,我們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與您一起學習領會。[詳細]
今天,隨著互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文旅領域加速應用,科技賦能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展現出生機勃勃、潛力無限的大好前景。“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要求,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應有之義。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詳細]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越開放,就越主動,越自信。立足西部、著眼全國、聯通世界,不斷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定將邁出新步伐、邁上新臺階。[詳細]
放眼神州大地,新興產業正涌動活力、向陽生長。因地制宜、搶抓機遇,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必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書寫新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