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陳哲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加快建立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制度,提升數據安全治理監管能力”。促進數據分類分級和確權授權使用,有利于讓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出來,便利生產生活,完善社會治理。
當前,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環節,正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比如,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搭建數據資產交易平臺,探索形成數據資產定價模型,吸引200多個運輸裝備制造企業開展交易;又如,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了商品價格指數等多個系列數據產品,能為國內外現貨和衍生品市場提供結算基準和定價參考;再如,浙江四港聯動發展有限公司打造智慧物流云平臺,實現了班輪船期、運輸價格、海關報關等信息的一站式查詢。這些都是利用數據要素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案例。
我國具備海量數據資源優勢,數據挖掘和數據開發潛力巨大,推動數據資源在相關領域和產業盡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空間廣闊。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要統籌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加快建立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制度。產權明確,交易才能更加公平透明,利益保護才有據可依,從而推動數據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讓各類主體、各類人才在數據要素創新應用上盡展其能。
更好發揮數據要素的積極作用,必須讓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比如,訊飛醫療智醫助理協助浙江諸暨打通市、鎮、村三級共300多家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壁壘,促進基層醫療服務提質增效。從圖書出版數據融合創新應用,到農業病害智能化預警,合理運用數字技術、有效配置數據要素,能便利百姓生活、增進民生福祉。這啟示我們,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必須打破數字壁壘,促進數據共享,合力營造開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
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數據產權如何確定,數據交易安全和隱私難題如何破解,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怎樣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破解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需要在實踐中找尋共識,探索建立有利于數據安全保護、有效利用、合規流通的產權制度和市場體系,也需要從法律制度層面跟進,建立安全可控、彈性包容的數據要素治理制度,提升數據安全治理監管能力。構建起與數字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必能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
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作用,有助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要素更好賦能經濟發展和美好生活,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
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點上,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決定》謀劃的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將深化改革與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定能以“中國之制”的新優勢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新境界。[詳細]
充分調動各方面改革積極性,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在新征程上書寫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詳細]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應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從學理上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彰顯知識體系的自主性,以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的原創性貢獻。[詳細]
題定綱成,乘勢而進。立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抓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解決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時不我待,責無旁貸。[詳細]
新征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黨的領導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詳細]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作為首都最大的平原區和農業大區,北京市大興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國家[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因素作出深刻分析,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有的領導干部能力不足,面對國內外新環境新挑戰,不知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領導干部的本領高不高、能力強不強,關乎高質量發展能否順利推進,關乎黨中央[詳細]
確保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和面臨的重大問題為提領,加強改革舉措協同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增強整體效能。以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為關鍵抓手,增[詳細]
治理是政治學研究中的重點領域。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效推動黨和國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黨治國理政的經驗日益豐富,書寫了“中國之治”新篇章。豐富多樣的治理實踐、卓有成效的治理成果,給我國政治學創新發展注入了動力,為[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前不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擬增加19個新職業、29個新工種。新職業不斷涌現,既提供發展新機遇、就業新選擇,也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聚焦職業新亮點,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