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如何把這些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本期大家談與讀者一起探討。
——編者
堅持系統觀念
北京市海淀區毛小驊
《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覆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方面面。有的放矢、精準發力地抓好改革落實,就要堅持系統觀念,吃透改革部署,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就拿“生態”來說,這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決定》在“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部分提出“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提出“強化環保、安全等制度約束”,都是統籌謀劃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我們在落實中辯證把握兩者的關系,兼顧發展和保護。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更加繁重,既要更加注重突出重點,牽住“牛鼻子”,又要善于“十個指頭彈鋼琴”,更加注重系統集成,促使各項改革發生“化學反應”。只有全面準確把握《決定》各項改革舉措之間的內在關聯,改革行動才能更加凝神聚力,改革舉措才能更加協同高效。
增強責任感
廣東省深圳市梁修明
抓落實,要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明確改革任務分工、責任主體、協同單位,才能確保參與者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其力。
責任到位,不是空談。責任分解越具體,責任邊界越清晰,責任落實就越有可操作性,監督也越有力。經驗表明,哪里的改革責任落實清晰明確,哪里的改革成色就更足、發展底色就更亮。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例,正是因為各地區各部門目標一致,又分工明確,才能在促進市場一體化、推進高水平開放等方面持續發力、協同發力,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全面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就要把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落實落細到人到事,讓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責任都有人去抓、去擔,推動改革不斷走深走實。
關鍵靠實干
江蘇省蘇州市吳新星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腳踏實地抓落實、久久為功謀成效。
實干擔當,最重要的是看準了就抓緊干。近年來,江蘇蘇州貫徹黨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著力在場館建設和內容創新上“跨界破圈”。一系列舉措,不僅把文化服務送到了群眾家門口,精準對接了基層群眾多元文化需求,還在推動文化與經濟融合方面摸索出新路徑,譜寫了人文經濟學新篇章,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責任感,落實好一項項任務,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各項事業才能不斷向前推進。
成事之道,在于實干。改革向縱深推進,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尤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比如,在過往的實踐中,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改革,很多都經歷了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的過程,絕非一日之功。咬定目標不放松,發揚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一茬接著一茬干,改革藍圖才能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紀律教育的重要部署,引導黨員干部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融入日常、化為習慣,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詳細]
秩序是一種井然有序的社會狀態,是社會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活力和秩序并不是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長的關系,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有著良好秩序,呈現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應當并且能夠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向國內國際釋放了我們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強烈信號,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時代號角。[詳細]
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釋放內需潛能所在。下好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干部隊伍的基礎,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層干部身處一線,既是黨情民情的“親歷者”,也是國家政策的堅定“執行者”,更是維護黨的形象、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實踐者”。基層干部要情系基層,把群眾事當家事、把老百姓當家[詳細]
基層通常指國家組織體系中最接近人民群眾的層級,基層基礎即基層的根基、底盤,是對國家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根本或基點。我國的基層基礎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是社會治理最基本的單元,跟群眾的聯系最直接最緊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基層基礎作[詳細]
把牢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必將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詳細]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決定》各項改革舉措上來,定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詳細]
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作用,有助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展望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完善數字經濟治理,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數據要素更好賦能經濟發展和美好生活,構筑國家競爭[詳細]
破除與新發展理念不符的體制機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發展理念落實落地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