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 敖立
低空經濟為什么如此受人關注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一種新興經濟形態拓展了人們的想象邊界,描繪了一幅關于未來發展的圖景,讓人們對“翅膀上的中國”充滿期待。
低空經濟通常指在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下(根據應用需要可擴展至3000米)空域內,以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以及輔助作業設備為載體,依托低空空域及相關數據資源等新型生產要素,以載人、載物以及其他作業等多種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
從經濟發展角度看,低空經濟正廣泛賦能各行各業,為地面上的傳統產業開辟了一個平行、互動的低空空間。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在運送貨物、巡檢道路、植保作業……一系列應用場景激發了傳統產業的創新活力,打開了經濟發展新空間。從改善民生角度看,低空經濟有助于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低空經濟反映了人類對藍天的追求與探索,使人類的出行半徑獲得更大延伸,能夠填補高空與地面交通之間的空白地帶,構成“地面—低空—高空”的三維立體綜合出行體系,為短中距離出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低空經濟還催生了低空旅游、空中娛樂等一系列新興娛樂業態,提供了新奇休閑體驗。此外,低空應急救援、低空醫療救助等新型公共服務加速發展,顯著提升了社會應急響應能力與醫療救助效率,切實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代表,將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翅膀上的中國”注入強大動力。低空經濟拓展了數據要素的應用邊界,創新性利用低空空域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并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要素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為社會經濟活動開辟了發展新空間、新模式、新業態。在科技創新方面,低空經濟發揮紐帶作用,大力促進航空技術與信息通信、新能源、材料科學等前沿技術的有機融合,并加速推動通信感知、算網融合、自動駕駛、群組協同等重點技術的迭代升級。在產業創新方面,低空經濟為新式低空裝備、新型低空智能網聯設施、低空空域管理等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加速無人機等產業從消費市場向專業領域應用滲透,開辟產業升級新思路,助力提升我國優勢產業全球競爭力。
如此看來,人們對低空經濟的關注與熱情不無道理。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彰顯了我國發展低空經濟的決心。怎樣使“翅膀上的中國”早日變為現實?我想應該通過改革來排除一些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低空經濟發展涉及多部門職責、多產業主體、多應用需求,可以把低空空域資源要素開發利用作為突破口,以支撐低空規模化應用為主攻方向,以數字化安全可靠管控為前提,以低空裝備制造及低空信息通信為主要抓手,以統籌布局、試點示范、技術創新、生態構建為重點方向,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作用,推動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低空經濟為什么如此受人關注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一種新興經濟形態拓展了人們的想象邊界,描繪了一幅關于未來發展的圖景,讓人們對“翅膀上的中國”充滿期待。[詳細]
2024年,我國經濟面臨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局面,對宏觀調控形成巨大考驗。特別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黨中央沉著應變,于9月下旬果斷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一攬子增量政策無論在力度、廣[詳細]
構建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并不意味著封閉保守、排斥外來知識體系另搞一套,而是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在形成中國特色并增強主體性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詳細]
“楓橋經驗”形成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新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幾十年來,“楓橋經驗”的內涵不斷豐富,從社會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我國社會學界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典型,對[詳細]
“牽頭”,不僅是名義上的領銜,更意味著責任與擔當。遺憾的是,一些牽頭單位將“牽頭”簡化為“派任務、催落實、收成果”的機械流程,忽視了自身作為引領者、協調者的職責。更有甚者,一些牽頭單位將配合部門視為單純的執行者,自己置身事外,不愿承擔責任,將“牽頭[詳細]
這就是超大規模市場的體量優勢,回旋從容空間廣;這就是區域協調發展的疊加效應,優勢互補潛力大。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發揮比較優勢、縮小發展差距,培育新動能,必將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長極,推動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詳細]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在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征程上,制度型開放必將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詳細]
只有按照規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實效和成績。五個“必須統籌”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規律性認識,要牢牢把握。學習好、領會好、運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用科學方法謀劃和推進經濟工作,我們定能掌握發展主動、做到行穩致遠。[詳細]
無論人工智能發展到何種程度,它都源自人類的設計,都是人類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勞得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智慧,我們必須做好防范,確保它始終是“朋友”。[詳細]
“我是離開最晚的那一個,我是開工最早的那一個,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個,我是堅守到最后的那一個,我是行動最快的那一個,我是牽掛大家最多的那一個……”搞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詳細]